关系里真正的伤害不是吵闹,而是冷漠与共情的缺失!

2025-01-20

在一段关系里,当你深陷情绪崩溃的边缘,却发现对方始终保持一副“冷静理智”的高姿态,这种感受会让你更加绝望。


图片


因为此时,你需要的不是指点与说教,而是关怀与理解。


但对方却一脸沉着,仿佛俯视着你的“歇斯底里”,用“理性高位”来彰显自己的优越与成熟。

什么是“理性高位”?


图片


“理性高位”指的是当一方情绪爆发、痛苦挣扎时,另一方却故作冷静和成熟,以一种貌似理智的态度俯视对方的情绪。


这样的人在关系中并不关心你的感受,而是沉浸在自己“自恋式表演”的满足中。


他似乎在说:“你看,我多么冷静,而你却像个幼稚的孩子。”


有个案例在网上引发热议。





一名女孩因买面条等太久导致面坨,向店家投诉时情绪失控。


她的男友却立马抽身离开,让她独自面对冲突。


当女孩崩溃大哭时,男友拿着手机冷静地说:“不就一碗面吗?至于这样?”看似理性,却让女孩更加无助和愤怒。

不少网友赞赏男友的“冷静成熟”,但心理学指出,这恰恰是关系中的“理性高位”毒点。


此人并未给予支持和理解,而是用优越的理性立场孤立伴侣的情绪,最终让她在情感风暴中独自挣扎。


图片



图片


理性高位的危害


图片

毁灭共情:


在关系中,需要的是感同身受的支持。


当对方痛苦时,如果你用理性高位回应,只会让对方感到被否定、被忽视,从而破坏信任与亲密。


图片

强化痛苦感受:


理性高位让情绪失控的一方觉得自己的感受不被重视,不仅不能解决问题,反而加剧了冲突和不满。


图片

阻碍健康沟通:


一段健康的关系,并不只是讲道理或分对错,而是在于先理解对方此刻的感受。


共情优先于评判,理解比说教更重要。


图片

共情的正确打开方式:


当伴侣被激怒、受委屈或崩溃时,理性分析事情对错无济于事。


此刻,你应该先加入对方的感受立场中,与他同仇敌忾、一起愤恨那个让他痛苦的对象——哪怕只是在言语层面。


之后,再从情绪出口中慢慢回归理性,等对方平静下来,再讨论事情的本质与解决方案。

比如当朋友的车被无理刮蹭、行程紧迫时,他怒气难消。


你此刻不是要告诉他“多重要的事情在等着呢”,而是先与他一起生气:“真是倒霉,要不是今天赶飞机,我肯定跟他理论到底!”


这听起来不理智,但却能让对方感受到:“你在我这边,你理解我的愤怒。”


随后,当气头过了,你们才能冷静看待整件事。


图片






总结:用感受先行而非理性高位


真正成熟的关系,不是拿理性当武器去贬低对方的情绪,而是在纷乱的情绪中先给予陪伴和理解。


共情并不意味着盲目赞同,而是告诉对方:“你的感觉很重要,我在这里理解你,支持你。”


在此基础上,才谈得上理性的沟通与解决问题。

理性高位的人,实则不懂爱。


他们以自己的冷静为耀眼招牌,却忽视了你那颗渴望被看见、被体谅的心。


下一次,当你面对伴侣或朋友的情绪风暴时,别急着当道德标兵或逻辑裁判。


先做个情绪的同盟军,再回归理性分析。


这样,你才真正站在了对方那一边,巩固了你们的情感纽带。


分享